SHOWROOM SCIENCE

设计欣赏

九江文化展示馆:一座穿越千年的文化体验殿堂

1388.jpg

在九江浔阳区的洋街18号楼,一座占地1500平方米的文化展示馆以其宏大的规模、创新的科技手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成为市民与游客争相探访的热门地标。这里不仅陈列着九江千年的历史碎片,更通过数字技术与沉浸式体验,让尘封的文明“活”了起来。

1389.jpg

展馆以“多元一体”为核心,通过九大板块系统梳理了九江的文化脉络。在书院文化展区,唐代景星书院、义门陈东佳书堂与“天下书院之首”白鹿洞书院的历史通过图文与AI互动屏生动再现。游客可模拟科举考试场景,感受古代学子寒窗苦读的历程,许多即将高考的学生专程前来打卡,寄托“高中状元”的愿景。

1391.jpg

1390.jpg

军事文化展区则凸显了九江“江湖锁钥”的战略地位。从三国赤壁鏖战到南宋岳飞抗金,历史的金戈铁马在“烽烟剧场”中重现。游客可乘虚拟小船,手持宝剑投身战场,在互动叙事中亲历英雄壮举。数字化是展馆的最大亮点。在家风文化展区,剪纸艺术与AI屏幕结合,生动呈现湛母、岳母教子廉洁报国的故事。游客还可在“给母亲写信”互动环节,写下平日难以启齿的感恩,赋予传统文化情感温度。

1392.jpg

类似的科技应用在九江文博领域广泛普及。九江市博物馆的裸眼3D文物秀,让清代粉彩云龙盘、元代青花牡丹纹瓶等文物悬浮空中,无需眼镜即可观赏立体细节;数字化文物展柜则通过透明屏实现360°旋转、放大文物模型,彻底打破展柜玻璃的隔阂。

九江文化展示馆不仅是历史窗口,更承担着教育与社会联结的功能。它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(九江段)共同构成文化矩阵,通过琵琶亭、锁江楼等场景的数字化改造,再现白居易《琵琶行》的诗意场景。2023年“五一”期间,九江市文博场馆日均游客超1万人次,证明“文化+科技”模式成功吸引了年轻群体。

1394.jpg

1393.jpg

此外,展馆还呼应了九江“还江于民”的城市发展理念,将历史文化与公共空间融合,使文化资源从静态陈列转化为动态参与,强化了市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。从书院朗朗书声到战场烽烟弥漫,从家风训诫到母亲手写的温情,九江文化展示馆以科技为舟、文化为桨,让过去与未来在此对话。它不仅是九江千年文脉的缩影,更诠释了数字化时代如何让文明遗产焕发新生——历史不再被封存于展柜,而是成为可感知、可交互、可带走的记忆,持续滋养着城市的精神家园。

1395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