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津市工业博物馆位于常德市津市孟姜女大道,以“工业记忆·城市脊梁”为主题,将百年工业发展史浓缩于一方场馆,通过千余件展品、沉浸式场景和互动体验,让访客触摸到这座城市的工业脉搏,感受几代人的奋斗与荣光。作为湘北地区首个综合性工业博物馆,它不仅是工业遗产的收藏馆,更是城市精神的传承地。


场馆以时间为轴,划分“近代萌芽”“三线建设”“改革腾飞”“转型新生”四大展区,清晰勾勒津市工业的演进轨迹。踏入“近代萌芽”展区,清末民初的蒸汽机床模型、民国时期的棉纺工具静静陈列,泛黄的账本上记录着津市最早的手工作坊营收数据,诉说着小城工业从手工业向机器生产的初步跨越。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台修复后的民国纺纱机,虽已锈迹斑斑,但仍能通过动态投影还原其运转场景,让观众直观感受早期工业的雏形。

“三线建设”展区是博物馆的核心亮点,完美复刻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厂场景。红砖厂房、老式广播、墙上的“抓革命促生产”标语瞬间将人拉回激情燃烧的岁月。展区中央陈列着一台重达3吨的老式电机,它曾是津市电机厂的“功勋设备”,见证了小城为国家能源建设作出的贡献。旁边的互动墙收录了50位老工人的口述历史,扫码即可聆听他们与机床为伴的青春故事,让工业记忆变得可感可触。


“改革腾飞”与“转型新生”展区则展现了津市工业的韧性与活力。从改革开放后风靡湘北的“津市造”自行车、洗衣机,到如今的生物医药、智能装备产品,展品的更迭折射出产业升级的轨迹。这里的VR体验区人气颇高,观众戴上设备就能“走进”现代工厂,观摩自动化生产线的运作流程。针对青少年,场馆还设置了“小小工程师”操作台,孩子们可通过组装机械模型,感受工业设计的魅力。

博物馆的巧思更体现在对地域特色工业的深挖。专门开辟的“津市酱业”专区,通过老酱缸、传统酿酱工具和动态影像,还原了“中国一绝”津市酱板鸭的制作工艺,让工业与饮食文化巧妙融合。馆外的工业主题广场上,退役的火车头、储油罐改造成的休闲座椅,形成了独特的工业景观,成为市民打卡的热门地点。

如今,津市工业博物馆已成为当地中小学生的研学基地和市民的精神家园。它用实物与故事证明,工业不仅是产值与产品,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根基。若你想探寻湘北工业的发展密码,不妨来这里走走,在机床的纹路与老工人的讲述中,读懂一座小城的坚守与成长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