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众所周知,在展厅设计施工的过程当中,我们肯定会考虑到各方面的尺寸问题,这样才能够让展厅施工的效果更好,事实上除了要考虑现实尺寸之外,还应该考虑视觉尺寸哦!它如同建筑的隐形的骨架,虽不张扬,却决定了整个空间体验的根基。今天,汉象就来解开展厅设计中那些必须精打细算的视觉尺寸,看它们如何共同塑造一场完美的观展之旅。
一、核心视域
根据人体工学研究,成年人站立时的水平视域范围约110°-120°,垂直视域约80°,其中双眼聚焦的最佳视域是水平方向30°、垂直方向20°的矩形区域,对应到展墙高度上,就是距离地面1.2米-1.6米的区间。这个区域适合摆放核心展品、重要图文信息,比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、企业的核心产品,观众无需低头或仰头就能舒适观看,信息传递效率最高。

二、功能分区
入口展示区要营造视觉冲击,通常采用高2.5米-3米的大型展具或艺术装置,结合抬头45°的仰视视角,强化空间氛围感;主展区需兼顾批量展品展示,展柜高度建议控制在1.8米以内,层板间距保持30厘米-40厘米,既避免视觉压抑,又方便拿取互动;互动体验区则要适配不同人群,儿童互动区的操作台面高度以70厘米-90厘米为宜,成人互动区则保持1米-1.1米,确保老人小孩都能舒适参与。
三、空间尺度
当展厅层高低于3米时,展墙装饰不宜超过2.2米,否则会加剧空间压抑感;若层高超过4.5米,可采用分层展示设计,上层设置主题性装饰,下层摆放核心展品,利用视觉层次化解空旷感。通道宽度也需匹配视觉需求,单人通行通道不低于1.2米,双人并行通道保持1.8米以上,确保观众行走时视线能自然落在两侧展品上,避免拥挤导致的视觉体验下降。

展厅视觉尺寸常见误区
不少设计会追求“高大上”而忽略人体工学,将重要信息放在2米以上的高空,导致观众看不清;也有展厅过度堆砌展品,展柜间距不足0.8米,让观众视线被遮挡。正确的做法是结合展品尺寸、观众群体(如儿童展厅需整体降低视觉高度)、空间功能综合规划,让尺寸服务于体验。
展厅设计的本质是为人服务,视觉尺寸标准正是基于人体工学的人性化设计体现。掌握核心视域规律、适配功能分区需求、平衡空间尺度关系,才能让每一件展品都被合理呈现,让观众在舒适的视觉体验中感受展厅的价值内涵。下次逛展厅时,不妨留意这些尺寸细节,或许能发现设计背后的巧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