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当地时间11月1日晚,吉萨金字塔群旁的夜空被烟火与无人机点亮,历时二十余年建设的大埃及博物馆正式揭开面纱。这座被誉为“全球最大单一文明博物馆”的宏伟建筑,以埃及总统塞西“献给全世界的礼物”的定位,宣告着古埃及文明迎来了全新的传播载体,将于11月4日正式向公众开放。


大埃及博物馆的诞生源于一场“传承之需”。1902年建成的开罗市中心埃及博物馆,因空间有限和功能不足,早已难以承载古埃及文明的展示需求。本世纪初,埃及政府选址开罗西南5公里处的吉萨金字塔景区附近动工兴建新馆,虽历经资金、疫情等多重挑战,最终建成了这座占地50万平方米的文化巨构,部分区域此前试运行已积累了超高人气。


馆藏文物的“量级与新意”是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。馆内陈列文物超10万件,最受瞩目的当属首次完整集中展示的5992件图坦卡蒙随葬品,从黄金面具的细节纹理到日常器具的精巧工艺,全方位还原这位少年法老的生前世界。中央广场矗立的83吨重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气势恢宏,修复后的胡夫太阳船则静静诉说着古埃及人的造船智慧,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密码。


现代展陈技术让古老文明“活”了起来。博物馆摒弃了传统文字展板的单一模式,用全息投影重现法老时代的祭祀场景,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古埃及的宗教仪式。针对年轻群体,馆方开发了考古模拟课程,设立三维文物数据库供全球学者免费研究,首席执行官戈内姆直言“在用00后、10后的方式交流”。爬升式阶梯长廊串联起12个主题展厅,尽头的巨型玻璃幕墙将金字塔群纳入视野,古今交融的设计令人震撼。


开馆仪式吸引了7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参与,塞西在致辞中强调,这不仅是文物保存地,更是埃及人民智慧的见证。馆长古奈姆透露,博物馆周边已配套新建机场、酒店等设施,预计年接待游客500至700万人次,成为埃及文旅复苏的核心引擎。外国游客门票为1450埃镑(约合219元人民币),可通过官网预约。从二十余年的筹备到惊艳亮相,大埃及博物馆用现代科技激活了千年文明。这里既是文物的殿堂,也是文明交流的桥梁,正如开馆夜的烟火与金字塔交相辉映,古老埃及正以全新姿态走向世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