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走进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的校史馆,1040平方米的展厅内,630余张老照片、150余件实物展品静静陈列,将这所高校120余年的风雨历程娓娓道来。在这里,不仅是校友寻根的故地,更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堂,一部用实物、光影与科技写就的“立德树人”生动教材。

校史馆以两大展厅、七个部分的恢弘布局,精准回应着“从何而来、走过何路、立足何基”的时代之问。在历史沿革展区,泛黄的山西大学堂创办文献与太原工学院的校牌遥相呼应,清晰勾勒出学校从1902年走来的脉络,尤其珍贵的是,太原工学院作为新中国工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,其事迹被载入《中国共产党历史》的史料,让参观者深切感受到学校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荣光。


展品中既有岁月沉淀的厚重,也有触手可及的温度。谢克昌院士驻足讲解过的旧仪器,78级工农兵学员冯有斌追忆青春的老照片,还有承载着科研攻坚记忆的手稿与模型,每一件展品都连着一段奋斗故事。13处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着校史纪录片,50多个主题版面串联起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,让“求实创新”的校训精神变得可感可触。


这座史馆不止是历史的陈列室,更是鲜活的育人课堂。“校史课堂”上,老师以展品为教材,解读“知行合一,行胜于言”的校训渊源;青马工程学员在这里聆听先辈科研报国的事迹,让爱校荣校情怀落地生根。五四青年节里,研究生党员在馆内重温入党誓词;毕业季时,学子们在这里定格与母校的最后约定,让百年文脉在代代相传中延续。

如今,这里已成为精神传承的重要阵地。毕业生在此汲取前行力量,新生在此筑牢理想根基。漫步场馆尽头,“双一流”建设成果展与未来规划图交相辉映,呼应着门口“求实创新”的校训。走出馆门,阳光洒满校园,那些校史馆里的故事,正化为新一代理工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。这座校史馆就像一位沉默的智者,将百年风华藏于馆中,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这里读懂太原理工的过去,更能汲取走向未来的力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