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昆山张浦镇的昆承湖畔,藏着一座记录水乡兴衰的"水脉档案馆"——张浦水务主题展览馆。这座以"水润张浦·脉连古今"为核心理念的展馆,用实物、光影与互动体验,串联起张浦从"逐水而居"到"智水善治"的千年变迁,成为读懂江南水务文明的重要窗口。
推开展馆大门,一幅巨大的张浦水系古地图瞬间将人拉回历史深处。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,张浦境内河港交错,先民与水共生的智慧在"水乡源起"展区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展柜里的清代圩堤碑刻字迹斑驳,记载着"筑圩挡潮、疏渠灌田"的古法治水方略;一旁的龙骨水车、桔槔模型,配合动态投影还原的农耕场景,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古人"靠水吃水"的生存智慧。讲解员介绍,这些展品大多来自当地村民捐赠,每一件都镌刻着张浦人与水打交道的印记。
"治水攻坚"展区是展馆的核心所在,这里藏着张浦"战水患、兴水利"的奋斗史诗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铁锹、胶鞋,见证了村民们肩挑手扛筑堤防洪的艰辛;一组泛黄的工程图纸,记录了改革开放后张浦镇第一次大规模河道清淤工程的细节。最引人注目的是1998年抗洪纪实展区,老照片里军民携手筑坝的身影、磨损的救生衣,搭配实景复原的防洪堤场景,让参观者深切体会到"水安则民安"的重量。
从"被动防洪"到"主动善治"的转变,在"智慧水务"展区得到生动呈现。巨大的电子屏上,实时跳动着全镇水质监测数据、水利工程运行状态,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演示闸门调度、管网检漏的全过程。互动体验区里,孩子们戴着VR设备"参与"河道清淤作业,在游戏中掌握水资源保护知识;节水器具展示台旁,不少参观者驻足记录,盘算着给家里更换节水龙头。
展馆的尾声"亲水共生"展区,传递着新时代的水务理念。这里既有张浦镇"美丽河湖"建设成果展,也有居民参与的节水创意作品。一面"治水留言墙"上,满是孩子们稚嫩的笔迹:"我要做节水小卫士"。定期举办的"水务课堂"更是场场爆满,水利专家现场讲解的防汛知识、水质检测实验,让展馆成为连接专业水务与民生需求的桥梁。
走出展馆,昆承湖的波光与展馆的倒影交相辉映。这座不大的展览馆,不仅记录着张浦的治水历史,更承载着水乡人对水的敬畏与热爱。若你漫步昆承湖畔,不妨走进这里,在一器一物、一景一幕中,读懂张浦的水脉密码,感受江南水乡的灵动与坚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