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厦门侨批馆在福建厦门正式落成开馆。这座集收藏、研究、展示与教育功能于一体的专题场馆,以大量珍贵的侨批文物与沉浸式展陈设计,生动再现了闽籍华侨华人“下南洋、闯世界”的奋斗历程,成为又一扇连接海外侨胞与故乡情感的文化窗口。
侨批,又称“银信”,是近代华侨寄往家乡的书信与汇款凭证的结合体,兼具通信与金融功能,被誉为“跨越山海的家书”“华侨历史的活化石”。厦门作为著名侨乡,曾是侨批流转的重要枢纽,留存了海量珍贵的侨批文献。此次开放的侨批馆,便是在整理保护这些文献的基础上,打造的专题性文化场馆。
侨批馆共三层,设置了“顺风相送”侨批文化展厅、“尺素情长”侨批记忆展厅和“侨会八方“侨批会客厅,以极高的互动性和丰富的展品层层递进,构建起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侨批文化空间。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泛黄的信纸与斑驳的邮戳,还能走进仿造的“南洋商行”,感受华侨在异国他乡的经营场景;或置身“侨批局”旧景,了解当年信件如何跨越山海送达亲人手中。馆内更设置“写一封数字侨批”互动环节,让观众以现代方式体验家书抵万金的珍贵。
批不仅是“民间档案”,更是“集体记忆”。正如一封侨批中所写“在外虽辛苦,但念及父母妻儿,必当奋力向前”,朴素语言背后是华侨群体坚韧不拔、爱国爱乡的集体人格。厦门侨批馆的建立,不仅是对华侨历史的致敬,更是对华侨精神的传承。它让年轻一代理解,今日中国与世界的连接,离不开一代代侨胞的拼搏与奉献。有学者指出,“侨批是‘一带一路’上最早的人文交流载体之一”,其精神内核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
据悉,厦门侨批馆未来将不仅作为常设展馆,还将与海外侨团、学术机构合作,推动侨批文化的国际交流与数字化建设,逐步打造成为侨批文献研究中心、侨乡文化教育基地和侨胞情感联结平台。
侨批,曾跨越山海,传递思念与责任;如今,侨批馆立于鹭岛,守护记忆与精神。作为集保护、展示、研究、教育于一体的文化场馆,它的开馆不仅为厦门增添了文化厚度,更让侨批中蕴含的诚信精神、家国情怀得以代代相传。如果你想读懂华侨的赤子心,不妨走进厦门侨批馆,在一纸一墨间,感受那段跨越山海的深情。